什么是解冻操作?

背景

当前各云厂商的对象存储服务为了降低用户的存储成本,已普遍支持归档存储,部分云厂商还支持更低成本的深度归档存储。由于归档/深度归档存储的对象无法直接访问和读取,因此在迁移归档/深度归档对象时,需要通过解冻操作将归档/深度归档的对象进行解冻。

解冻有效期

归档/深度归档类型的对象解冻完成后,即处于可正常访问和读取的状态(本文定义为解冻状态)。解冻状态有一定的有效期,超过有效期则会自动恢复为归档/深度归档状态。

本功能设置的默认解冻有效期为:

解冻耗时

存储对象从归档/深度归档状态到解冻状态,需要一定的时长,该时长我们定义为解冻耗时。

下表为各云厂商归档/深度归档对象的解冻耗时,表内数据仅供参考,具体以各云厂商提供的信息为准。实际解冻耗时还受源端云厂商约束与限制等条件影响。

表1 各云厂商解冻耗时和解冻说明

云厂商

是否支持归档存储

归档存储解冻耗时

是否支持深度归档存储

深度归档存储解冻耗时

解冻说明

微软云

1小时

NA

  • 解冻大量小型Blob类型数据时,可能需要额外时间。
  • 每个账户每小时最多解冻10GB。
  • 对于不到10GB的对象,高解冻优先级可以1小时解冻。
  • 本功能采用修改存储类型的解冻方式,注意事项参见微软云解冻归档对象注意事项

优刻德

15分钟内

NA

NA

青云

NA

NA

NA

亚马逊云

1~5分钟

12小时内

除250MB+以外的归档对象,使用加速检索访问通常在1~5分钟内解冻完成。

百度云

30分钟内

NA

NA

金山云

1~10分钟

NA

NA

华为云

1~5分钟

受限公测,暂不支持

3~5小时内

深度归档对象恢复时间受对象大小和取回数据量的影响。

七牛云

5分钟

12小时

根据解冻文件的大小,实际解冻时间可能会有变化,请以实际解冻时间为准。

腾讯云

1~5分钟

12~24小时内

数据恢复请求存在QPS限制,限制为100次/秒。

阿里云

数分钟

  • 高优先级(Expedited):1小时内完成解冻。
  • 标准(Standard):2~5小时内完成解冻。
  • 批量(Bulk):5~12小时内完成解冻。
  • 深度归档代表阿里云的冷归类型。单个阿里云帐号在单个地域的冷归档类型的Object的取回量参考值:平均每秒500个Object,三种解冻优先级总取回量为每天100TB~120TB。
  • 暂不支持解冻阿里云的深度冷归档类型,需要您在阿里云手动解冻后再进行迁移。

注意事项

异常处理

启用“解冻”功能迁移归档对象,如果出现有归档/深度归档对象迁移失败的场景,可能是因为以下原因:

解决方法:

单击“重新迁移”,系统会自动对失败的归档/深度归档对象进行二次解冻检查、触发和迁移。

计费说明

使用“解冻”功能,所产生的费用包含以下三项:

  1. 解冻速度不同,收费不同。

    通常情况下,各云厂商归档存储对象的解冻耗时,会按照解冻速度(也叫取回速度)分为快速解冻标准解冻。快速解冻耗时短、收费较高;标准解冻耗时长、收费相对较低。为保证用户体验,本功能默认采用快速解冻方式。如果您不希望采取快速解冻方式,可以不启用解冻功能,使用各云厂商提供的解冻工具进行对象解冻,解冻完成后,即可正常迁移。

  2. 解冻有效期不同,收费不同

    各云厂商均可以在一定取值范围内设置解冻有效期,根据设置的解冻有效期收取对应的费用。启用“解冻”功能进行归档/深度归档对象迁移,归档类型的解冻有效期默认为3天,深度归档类型的解冻有效期默认为5天。

  3. 请求次数

    各云厂商会根据发起的请求数进行一定的收费。当重新迁移失败对象时,若启用了“解冻”功能,会对归档状态的对象触发一次解冻操作,若对象已解冻完成,则不会重复触发。

以上三项费用不同云厂商之间存在差异,请以各云厂商的官网文档为准。

最佳实践

当归档/深度归档对象解冻完成后,为了避免迁移时超过解冻有效期,导致对象迁移失败,会优先迁移解冻完成的对象。

当待迁移的归档/深度归档对象较多时,由于存在网速大小和节点数量的限制,可能导致部分对象超过解冻有效期而无法迁移,建议您在创建迁移任务前,评估网速大小和节点数量,可以通过创建多个迁移任务,使单个任务中的归档对象总体大小能在解冻有效期内迁移完成。

微软云解冻归档对象注意事项

微软云的归档类型解冻较为特殊,分为复制方式修改存储类型方式两种,本功能采用的是修改存储类型的解冻方式。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:

  1. 修改存储类型方式解冻时不存在解冻有效期,本功能默认将对象修改为热层存储类型,并且对象会长期保持为该类型。
  2. 由于微软云修改对象的存储类型不会影响对象的上次修改时间,若用户配置了tierToArchive的生命周期策略,请同步配置daysAfterLastTierChangeGreaterThan条件,否则可能会导致该生命周期策略在对象存储类型改为热层存储后,又立即将对象改回归档存储。
  3. 微软云的热层存储类型对应华为云的标准存储类型,若配置目的端存储策略时选择“保留源端存储类型”,微软云的归档类型对象会被转换为标准类型。